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心磁信號探測的意義人體磁場能夠反應人體內部各種組織及器官的信息。對人體磁場進行測量可獲得有關人體疾病的信息,其檢測效果及便利程度已超出對人體生物電的測量。心磁大小大概在幾十pT量級,相較于腦磁而言,是人類較早研究的人體磁場之一。心臟的心房和心室肌肉的周期性收縮、舒張伴隨著復雜的交...
背景熱對流效應是低壓氣體系統中由溫度梯度引發的重要物理現象。考慮一個由細管連接兩個容器組成的封閉系統,兩個容器(編號為1和2)保持在不同溫度T?、T?下。當系統中氣體壓力較高時,根據流體力學定律,系統中任何地方的壓力都相同。隨著壓力逐漸降低,當連接管直徑d與氣體分子平均自由程λ達到相同數量級時,就進入分子流區域,流體力學定律不再成立,兩個容器中的壓力會產生差異。這種現象稱為熱對流效應(thermaltranspirationeffect),或稱熱分子流動效應(thermo-m...
1.背景在材料科學的研究與應用中,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布是決定多孔材料性能的關鍵物理參數。對于微孔材料(傳統的氮氣吸附法可能不再適用,而氬氣(Ar)作為吸附質的氣體吸附靜態容量法則展現出其獨特優勢。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已于2023年10月1日實施了GB/T42310-2023《納米技術石墨烯粉體比表面積的測定氬氣吸附靜態容量法》國家標準,為該方法的推廣應用提供了標準技術支撐.在ISO9277和最新版IUPAC(Pure.Appl.Chem.87(2015)1051)中均對氬氣替代氮...
為突破傳統石墨負極性能瓶頸,硅基負極憑借4200mAh/g的理論比容量成為關鍵方向,化學氣相沉積(CVD)技術因可實現硅在碳基質上均勻沉積、構建穩定硅碳界面,成為硅碳負極產業化核心工藝路線。多孔碳材料作為CVD硅碳負極的“骨架核心”,其比表面積與孔隙結構等性能直接影響復合材料電化學性能和產業化可行性。理想的多孔碳骨架需要具備多級孔道系統,包括微孔(<2nm)、中孔(2~50nm)和大孔(>50nm),以滿足不同功能需求。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對多孔碳骨架的比表面積、孔徑分布、孔容...
在納米技術的前沿領域,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FieldEmission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簡稱FETEM)已成為重要的關鍵工具。它以其分辨率和強大的成像能力,為研究人員提供了深入探索納米世界的重要手段,極大地推動了納米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一、原理與優勢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是一種高分辨率的電子顯微鏡,它利用場發射電子槍產生高亮度、高能量的電子束,通過透射樣品后形成的圖像來觀察樣品的微觀結構。與傳統的透射電子顯微鏡相比,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
納米材料以其物理和化學性質,成為材料科學、物理學和化學等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要深入理解納米材料的結構和性能,需要借助高分辨率的成像技術。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FieldEmission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簡稱FE-TEM)作為一種微觀分析工具,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種方式來探索和揭示納米材料的奧秘。工作原理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是一種利用電子束穿透超薄樣品并成像的顯微鏡。其核心部件是場發射電子槍,這種電子槍能夠在高的真空度下產生高亮度、低...